生物质固定燃料,生物质固定燃料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物质固定燃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生物质固定燃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含量有哪些成份?
生物质成型燃料由可燃质、无机物和水分组成,主要含有碳(C)、氢(H)、氧(O)及少量的氮(N)、 硫(S)等元素,并含有灰分和水分。 碳:生物质成型燃料含碳量少(约为40-45%),尤其固定碳的含量低,易于燃烧。 氢:生物质成型燃料含氢量多(约为8-10%),挥发分高(约为75%)。生物质燃料中碳多数和氢结合成低分子的碳氢化合物,遇到一定的温度后热分解而析出挥发。 硫:生物质成型燃料中含硫量少于0.02%,燃烧时不必设置烟气脱硫装置,降低了企业处理脱硫成本,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氮:生物质成型燃料中含氮量少于0.15%,NOx排放完全达标。 灰分:生物质成型燃料采用高品质的木质类生物质作为原料,灰分极低,只有3-5%左右。
固定碳是什么意思?
固定碳是指一种化学燃料的相对含量单位。在煤炭中,固定碳占据了大部分燃料质量,并且与燃料的能量含量直接相关。在煤炭中,固定碳是煤储存能量的主要来源,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固定碳通常与煤的灰分、挥发分和硫分等其他成分相一起使用以确定该煤的品质和结构性。 固定碳的含量也可以用来指示燃料的生产过程和条件,以及可能产生的空气污染,例如二氧化碳和氧化物排放。在环保方面,固定碳的含量也可以用来评估煤炭的环境影响,例如酸性沉降、温室气体排放、污染和其它因素。
煤经热解出挥发分之后,剩下的不挥发物称为焦渣,焦渣减去灰分称为固定碳。
不同煤种,固定碳含量不同。固定碳是参与气化反应的基本成分。 在煤炭工业中,指挥发物逸出后所剩余的可烯碳质。在煤或焦炭中固定碳的含量用重量百分数表示,即由常样的重量中减去水分、挥发物和灰分的重量,或由于样的重量中减去挥发物和灰分的重量而得。固定碳的含量是煤的分类以及煤和焦炭等的质量指标之一。一般挥发物愈少,固定碳就愈多。实验室中将样品粉末约1克置于有盖的标准坩埚中,在850℃下加热7分钟,逐出水分和挥发物后,由剩余的重量中减去灰分而得。在沥青工业中,指溶解于苯、甲苯或二硫化碳的成分。又称化合碳,以区别于不溶解的游离碳。 固定碳含量是指煤炭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质量用途的重要指标。煤中去掉水分、灰分、挥发分,剩下的就是固定碳。 煤的固定碳与挥发分一样,也是表征煤的变质程度的一个指标,随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所以一些国家以固定碳作为煤分类的一个指标。 固定碳是煤的发热量的重要来源,所以有的国家以固定碳作为煤发热量计算的主要参数。固定碳也是合成氨用煤的一个重要指标。 固定碳计算公式: (FC)ad=100-(Mad+Aad+Vad) 当分析煤样中碳酸盐CO2含量为2-12%时: (FC)ad=100-(Mad-Aad+Vad)-CO2,ad(煤) 当分析煤样中碳酸盐CO2含量大于12%时: (FC)ad=100-(Mad+Aad+Vad)-[CO2,ad(煤)-CO2,ad(焦渣)] 式中: (FC)ad——分析煤样的固定碳,%; Mad——分析煤样的水分,%; Aad——分析煤样的灰分,%; Vad——分析煤样的挥发分,%; CO2,ad(煤)——分析煤样中碳酸盐CO2含量,%; CO2,ad(焦渣)——焦渣中CO2占煤中的含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物质固定燃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物质固定燃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