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燃料网!

燃料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燃料管理分为,生物质燃料管理制度

生物质燃料管理分为,生物质燃料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4-05-03 12:03:13 生物质燃料 0次 作者:燃料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物质燃料管理分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生物质燃料管理分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生物质燃料,生物燃料的种类有哪些?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在目前的国家政策和环保标准中,直接燃烧生物质属于高污染燃料,只在农村的大灶中使用,不允许在城市中使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BiomassMouldingFuel,简称"BMF"),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来源:

生物质燃料管理分为,生物质燃料管理制度

1、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和加工中的废弃以及各类能源植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小麦、玉米、稻谷等农作物后,残留不能食用的秸秆数量非常巨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生态区多样复杂。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要产生废弃物,如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和棉籽壳等,这些废弃物相对集中,容易收集处理,可作为生物质燃料使用,也可作为农业传统的生活用能。

2、家禽粪便家禽粪便量与畜牧业生产情况有关。根据我国主要畜禽鸡、牛和猪的的排粪量可获得资源实物量为3.2亿万t,拆合1.1亿t当量油。

3、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工业有机废水主要是酒精、制糖、食品、制药、造纸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厌氧发酵制取沼气,同时处理污水。

4、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等。我国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产量不断增长,2011年已达到11800Mt

燃烧物质分为几个类型?

可分为四种类型:

1、闪燃:

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点称为闪点。在消防管理分类上,把闪点小于28℃的液体划为甲类液体也叫易燃液体,闪点大于28℃小于60℃的称为乙类液体,闪点大于60℃的称为丙类液体,乙、丙两类液体又统称可燃液体。

2、着火:

着火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到外界火源或高温的直接作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现象。这个物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点称为燃着火点。

3、自燃:

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靠热量的积聚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不经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的燃烧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

4、爆炸:

爆炸指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巨大压力急剧向四周扩散和冲击而发生巨大响声的现象。可燃气体、蒸气或粉末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称爆炸极限,其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低于下限的遇明火既不爆炸也不燃烧,高于上限的,虽不爆炸,但可燃烧。

按照燃烧对象性质可燃物分哪几类?

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大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塑料(燃烧后有灰烬)等火灾。

2、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2、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3、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物质燃料管理分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物质燃料管理分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